>>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把适老化改造“改”到心坎上——自治区政协开展“我区适老化改造情况”民主监督综述
2025-09-03 08:34:21   来源:华兴时报

  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深度变化,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适老化改造作为破解养老难题、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品质的关键抓手,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精准对接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根据自治区政协2025年民主监督工作部署,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养老领域专家学者,专题开展“我区适老化改造情况”民主监督调研。5月中下旬,先后赴石嘴山、银川、固原等地相关县(区、市),通过系统学习、走访调研、座谈协商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我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成效,梳理堵点难点问题,为推动适老化改造提质增效、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政协智慧和力量。

  走社区入乡村 摸实情促优化

  为确保调研精准高效、靶向发力,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坚持“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规则,将委员学习与调研筹备紧密结合,依托委员读书活动平台,为参与调研的委员发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书籍,并汇编国家及自治区层面关于适老化改造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帮助委员夯实理论基础、明晰政策导向。

  5月6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调研启动会,邀请自治区民政厅、人社厅等相关部门介绍“我区适老化改造情况”,为委员“带着问题去调研、循着思路找答案”提供精准指引。同时研究部署后续实地调研与协商座谈的具体安排,确保调研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适老化改造工作,通过完善政策推进场所与居家改造,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安全生活环境。在公共场所改造中,我区结合老旧小区建设及完整社区试点,新增无障碍设施94处、老人活动场所120余处,相关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同时,投入4200万元为1.4万余户困难老人完成居家改造,率先实现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全覆盖。

  为深入摸清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效、回应群众关切,5月8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先后走进灵武市镇河塔社区、金凤区通福家园、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怡祥苑社区及北京西路街道机床厂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现场询问、查看台账等方式,围绕“哪些群体符合改造条件”“改造项目有哪些”“设备使用情况如何”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调研,切实推动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

  “按一下这个胸牌上的红色按钮,社区养老中心马上就能接到消息。”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机床厂社区,78岁的空巢老人王桂兰(化名)从口袋里掏出呼救胸牌,向调研组成员演示。

  据了解,机床厂社区共有5个居民小区、3694户住户,其中独居老人56人、空巢老人280人、残疾老人27人,老龄化程度高、特殊老年群体集中,是社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小区。为加强适老化改造,机床厂社区为空巢、独居、残疾老人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呼救胸牌、电子手环、活动探测通话器等设备。在西夏区西萃芳庭、景翠花园和怡林园小区,公共场所安装了26个信标和24部应急分机,可通过智慧平台实现对老年人的24小时安全监护。“机床厂社区的智慧化适老化改造,把‘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守护’。”调研组表示,此次民主监督过程中不仅看到了改造项目的落地成效,更感受到了智慧技术对老年人生活的改善。希望社区继续优化智慧平台功能建设,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安全有保障、求助有响应”的宜居生活,也为全区智慧化适老化改造提供可复制的社区经验。

  5月26日至28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厅局负责同志,深入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等地,实地走访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及老年住户,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适老化改造情况,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建议。

  “以前洗澡得有人扶着,现在有了沐浴椅和扶手,我自己也能洗了。”彭阳县红河镇宽坪村村民谢彩霞坐在新安装的护理床上,指着卫生间的防滑扶手说。

  今年66岁的谢彩霞身患二级肢体残疾,日常行动需借助辅助工具,还伴有中度失能,70岁的老伴同样是三级肢体残疾,老两口的居家安全曾是村“两委”班子牵挂的难题。如今,走进这个农家小院,适老化改造的细节随处可见:客厅到卧室的地面做了平缓处理,再也不用担心绊倒;卫生间墙面上牢牢固定着银色扶手,搭配了可折叠的沐浴椅;卧室里,护理床能灵活调节靠背角度,床头还装着红色的紧急呼叫器。

  调研组一边查看改造项目,一边对照台账核对:扶手安装、护理床、沐浴椅、无线声光门铃、手动可折叠轮椅等改造项目一应俱全。

  此次调研不仅了解了我区适老化改造工作的进展与成效,也梳理出部分待优化的细节。调研组表示,推进适老化改造既是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便利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将系统梳理调研中收集的老年人实际诉求、基层改造建议及专家意见,并融入调研报告中。

  集众智商对策 以精准建言破改造难题

  开展民主监督调研,既要主动发现问题、深入认识问题、系统研究问题,更要通过集思广益汇聚共识,以更高质量的建言献策,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7月25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我区适老化改造情况”召开民主监督协商会,邀请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商对策、建言献策。

  自治区政协常委王晓兵认为,从居家细节优化到公共场所适配,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出行难、生活不便等困难,是让银发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障。建议我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场所坡道、扶手、防滑地面等基础适老化改造覆盖面,提高公共休憩设施普及率,加大老年人日常出行、社会活动的保障力度。

  “通过调研,我觉得居家适老化改造仍存在设施闲置、通道不实用、产品契合度低、农村老饭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吴金霞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依据责任分工,定期对适老化改造进行监督检查,通报各部门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设情况,并将检查考评结果作为效能考核重要依据。同时,相关单位研究制定适老化改造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发布适老化改造建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自治区政协委员卢红认为,农村是适老化改造的重点短板区域,改造成效直接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居家安全与晚年生活品质。建议我区加大农村适老化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补贴、减免等方式,缓解农村老年人改造经济压力,提升其参与改造的意愿,同步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等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力度,让农村老人共享便利。

  民主监督唯有“看得准问题”,方能“提得出良策”。经过委员们深入研讨、专家精准指导及各部门密切协商,多方智慧充分融合,最终凝聚成协商报告中一项项兼具分量与实效的建议: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焕新’活动产品清单范围,增加‘焕新’活动名额,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组建含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团队,从功能安全、使用便捷、心理舒适层面,针对社区广场、楼道等空间及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开展研究设计,提升适老化改造针对性。”

  “打造适老化改造小区、单元、住户样板,突出适老化改造科普功能、体验功能和政策宣传功能,让老年人在样板间享受‘一站式’、全链条适老化改造服务。”

  ……

  这些务实且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是我区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借鉴。自治区政协将持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盯协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建议落地为具体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让适老化改造真正“改”到老人心坎上,助力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为我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注入持久动能。(记者 郝 婧)


【责任编辑】:包瑞